传说中的“韶关二十四景”,到底有哪些?在哪里?

传说中的“韶关二十四景”,到底有哪些?在哪里?

芙蓉丹灶

坐标:芙蓉山

韶关市区三座大山都位列名胜当中。芙蓉山,因旧时遍值芙蓉花而得名。相传汉代末年,有个叫康容的道士在此砌灶炼丹,所以才有了“蓉山丹灶”之名。

皇岗夕照

位置:黄岗山

黄岗山是市区三座大山之首。相传上古时期,舜帝南巡时曾登临黄岗山,山上曾有翠华亭、舜峰寺、虞泉等景观。由于这个传说,黄岗山又叫“皇岗山”。

莲花樵唱

位置:莲花山

莲花山早期曾有一条茶亭古道,是古代由东向进入韶关的必经之路。古道旁建有茶亭一座,茶亭一带留有众多石刻碑记。如今,古道虽然没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韶关第一条绿道,直通韶阳楼可观赏韶关全景。

笔锋写云

位置:帽峰公园

笔峰山就是现在的帽子峰,笔峰之名,最早源自北宋初年的文人毕士安,由于笔峰山顶浑圆,好像一顶帽子,后人便称这里为帽子峰。明末清初,曲江文人廖燕的《题笔峰写云跋》中提及“笔锋写云”。帽子峰不仅是韶关早期名胜,也是韶州城要冲,历来兵家必争之地,如今山上仍存有不少碉堡。

九成遗响

位置:西堤北路市招生办附近

该胜景位于西堤北路大榕树附近,建于韶关古城墙上,九成台原名“闻韶台”,北宋时期,苏东坡路过韶州时,取《诗经》中“箫韶九成”之意,改名九成台,此后过境文人墨客多登临咏吟。可是1928年因扩建环城道路拆除城墙,九成台也就不复存在。

韶石生云

位置:丹霞山

丹霞山最早的名字曾叫韶石山,其实真正的韶石山却在丹霞山与韶关之间。据说上古时期,舜帝南巡来到岭南,见当地民风淳朴,于是弹奏韶乐,音乐回荡在城外三十六座山峰之间,这就是韶石山名字来由。

仙桥古渡

位置:武江北路

武江北路河畔有个仙桥古渡纪念园,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,韶州知府陈大伦在此修建西河浮桥,梦遇仙人康容……一觉醒来,感慨不已,将浮桥更名“遇仙桥”。

后来这里开设税关,叫“西关”,又名“遇仙桥关”。这里曾经是南北交通要道,客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。

榕臬晚眺

位置:市区内的榕树

历史上的韶关也可说是“古榕之乡”,韶关的榕树很多,就如北门的大榕树,上后街的墙上榕树,以及西堤路河畔群榕……这一切造就了韶城“榕臬晚眺”一景,引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情吟唱。

狮岩招隐

位置:曲江区狮子岩

狮子岩( 马坝人遗址),位于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处,它由两座石灰岩孤峰组成,因其形如狮子而得名,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普及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区。

狮子岩上“狮尾”的岩洞,相传六祖惠能南逃时曾在此岩隐避,后人为了纪念,便在此修建了一座“招隐寺”。

诗石留题

位置:下胡屋附近公路旁

该景源于清代文学家廖燕的一篇《游诗石桥题名小记》,一直以来,这个历史遗迹的具体位置,在韶关有着不少争议。直至2009年11月9日,“诗石留题”的遗迹终于被当地文史工作人员发现并保护。

如今,诗石留题遗迹在车头村与下胡屋附近一处公路的十字路口旁,最哥已亲自前往考察。

貂蝉秋月

位置:腊石坝村鸡公山

其实就是腊石坝以北的鸡公山,从另一个角度看,鸡公山有点像古代四大美人之一——貂蝉的发髻。当然这只是当时一些当地人的想象,常言道:“三分想象,七分描述”……说着说着,看看却又似了。貂蝉秋月,就是在鸡公山上赏月的意思。

白沙烟艇

位置:曲江区白土镇濛浬枢纽

(图片来源:韶关日报社)

白沙位于曲江区白土镇至乌石之间的北江河畔,该地段河道水深宽阔,是水上交通要道。历代的“濛浬司”(河道稽查站兼税所)都设在白沙圩的对岸,由于商船早晚云集于此,渔艇日夜穿梭,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,骚人墨客题名为“白沙烟艇”。

如今濛浬枢纽二线船闸成功试运行,让千吨级船舶首进韶关,将有效满足腹地水路运输快速增长的需要。

塔影松涛

位置:火车站安全北路一带

景观位于东郊岭上的东河宝塔。史料记载,清道光十二年(1833年)东郊岭上曾建有东郊寺,寺内并建七层高砖石塔。到光绪末年,东郊寺因失火焚毁,仅保留有宝塔,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。1956年春夏之间,宝塔受一场罕见暴风雨影响,塔基下陷倾斜,为避免塔倒给附近居民造成危险,已被拆除。

西河竹籁

位置:武江河畔

小时候记得西河片区武江河畔上游凯旋华府附近有很大一片竹林,应该就是那里,现在已经没有了。

迥龙鱼笛

位置:迴龙山下韶州大桥附近

迥龙就是指现在回龙山,位于韶关冶炼厂背后,北江河畔,据说以前有不少渔民在此一边捕鱼,一遍吹笛子,顾得其名。

如今,韶州大桥在此地横跨北江,远处迥龙山上新建张九龄纪念公园,将崭新的“迴龙渔笛”胜景尽收眼底。

罗岩仙树

位置:重阳方向田心村坑尾村

罗岩就是罗隐岩,俗名龙王岩,据说在武江区重阳镇的田心村坑尾村,所谓的“仙树”就是指菖蒲。

涌泉流殇

位置:紫薇岩附近

位于南郊八公里乐村坪以北的温屋村附近,距紫薇岩不远处,有一个大涌泉,为宋代名胜古迹,附近原有宋代古亭和名人铭刻,后已毁。

但是附近还有石牌刻“大涌泉”三字,是1993年曲江县政府所立,为韶关古城增色添辉。

薇岩积雪

书堂夜雨

位置:南郊八公里乐村坪

紫薇岩位于南郊八公里乐村坪以北的温屋村附近,洞口右壁上有清光绪年间石刻“紫薇岩”三个大字,洞顶倒悬有姿态各异的石钟乳,雾气弥漫,阴风嗖嗖,凉气习习。据说这里也是唐代名相张九龄小时候夜读的地方。

中流塔影

双江环碧

位置:两江汇流通天塔

海关这个三江六岸景观又叫环碧园,其名取自“双江环碧”。据史料记载,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韶州知府陈大纶曾以“环拱风气”,在江心岛“堵水而堤”建成一石塔,取名“通天塔”。

中流塔影自不用说,便是通天塔。由于该塔身和四周围堤的塔基建造质量都十分坚固,“水去若来,急而若缓,称砥柱中流”。明、清两代,不少文人墨客登咏吟,留下了不少佳句。

南华晚钟

曹溪香水

位置:南华寺、曹溪

南华寺, 中国佛教名寺之一,有“东粤第一古刹,南宗不二法门”之称,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宏扬“南宗禅法”的发源地。曹溪是南华寺门前一条小溪,由于流经曹操玄孙曹叔良所居的曹侯村而得名。

迥澜夜月

位置:未知

名称判断可能是江景,但资料没有记载位置来源。

今年元旦,韶关水上游项目对外开放,或许我们会在某个晴朗的月夜,在游船上找到这道名声美景。

笔峰写入一片云,

九成遗响疑天音。

罗岩仙树今安在?

迴澜夜月暗萌情。

——杨青松

时光匆匆,岁月蹉跎,“二十四景”已经成为韶城的一道名片,在韶州公园南门处,有一条长廊,仍记载了它的传说。

图片丨最哥、长空、韶关日报、部分源自网络

编辑丨长空

责编丨最哥

最哥祝大家

新年快乐!牛气冲天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